欧美视频二区欧美影视,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歡迎您訪問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網
行業分析   |  專家觀點   |  海外市場   |  其他分析
當前位置: 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網>市場分析 >行業分析 > 優點多多,時機未到,氫能源汽車到底是不是未來?

優點多多,時機未到,氫能源汽車到底是不是未來?

2023-02-09 來源:西游社 瀏覽數:301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567.4萬輛,同比增長90%。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因為,同期中國車市增長率只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567.4萬輛,同比增長90%。

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因為,同期中國車市增長率只有1.9%。

實際上,另有一些細分車型的增長率比新能源汽車更猛。

2022年國內氫燃料電池車累計銷量3367輛,同比增長112.8%。

得益于技術、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進步以及相關產業政策的推動,氫燃料電池車迅速成為各大汽車廠商眼中的下一個戰略要地。

氫能源,會成為新能源賽道的第二增長曲線嗎?

01

發展氫能源,海外的行動速度如何?

氫燃料電池車是新能源汽車的一種。

各國政府發展氫燃料電池車的原因有多種,包括環保節能、降低對化石燃料依賴、保證能源安全等各個方面。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與日本、韓國、歐洲、美國都沒有太大區別。

但顯然,日韓兩國在發展氫燃料電池車方面比中國更加積極。

它們此前進行了一定的經驗和技術積累,豐田、本田、現代等大型廠商也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績。

以本田汽車為例,2月1日,本田汽車發布氫能源事業戰略規劃,宣稱公司與通用汽車共同開發的新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將與2024年“上車”,并在北美和日本上市。

同時,本田CR-V氫燃料電池版也將在2024年推出。

根據本田汽車的規劃,本田從2025年開始每年銷售2000套燃料電池系統,2030年提升至6萬套。

豐田汽車也是氫燃料電池車領域的巨頭,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氫燃料電池專利。

2014年發布的第一代豐田MARAI,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實現商業化的氫燃料電池車。

2022年10月24日,豐田燃料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一期)奠基儀式在北京舉行,繼續加碼氫燃料電池。

與日本一樣,韓國在氫能源汽車方面的表現也相當積極。

現代汽車旗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Nexo從2018年上市至今銷量已經超過2萬臺。

根據韓國政府的規劃,到2040年韓國將有大約620萬輛氫燃料電池車上路。

除了日本和韓國之外,歐洲部分車企也在氫燃料電池領域持續推進。

2022年9月,奔馳GenH2液態氫燃料卡車正式亮相。

寶馬汽車也推出了采用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原型X5。

2022年10月份,Stellantis集團宣布其氫燃料電池技術將于2024年起量產化制造。

02

中國會甘于人后嗎?

這幾年,在科技領域有一個名詞廣為人知:飽和式科研。

這個詞長被用來形容中國的科研戰略:什么新技術領域都要進行研究。

中國目前正在強力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但氫能源汽車方面也沒落下。

2016年,中國首次提出氫能源產業發展路線圖。

2019年氫能源戰略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中國首次對氫燃料電池汽車提出“以獎代補”,氫能源汽車國補正式落地。

2022年,中國首個氫能源產業中長期規劃出臺,明確以“可再生能源制氫”為主要發展方向。

2023年1月6日,國家能源局提出要推動新能源、氫燃料電池汽車全面替代傳統能源汽車。

政策層面的支持,是氫能源汽車走上快車道的前提條件。

在這股東風之下,長安、長城、吉利、上汽大通、紅旗、東風等國產廠商也都在研發氫能源汽車,并且有了一定的進展。

在氫燃料汽車方面,上汽大通走在了國產品牌的前列。

2020年9月份,上汽大通中大型MPV EUNIQ 7正式上市,這是一款氫燃料電池車,售價為29.98-39.98萬元。

除此之外,上汽大通旗下還擁有MIFA氫、V80氫燃料版兩款氫燃料電池車在售。

除此之外,2022年7月份上市的長安深藍SL03也有氫燃料版本在售,售價高達69.99萬元,具有比較明顯的試水性質。

中國汽車銷量全球第一,產業規模極其龐大,即便氫能源汽車現在不是主流,其基數依然相當驚人。

根據一些權威機構的統計,截止2022年年底,日本共有165座投入運行的加氫站,韓國149座,中國也有138座,與日韓兩國并沒有檔次上的差距。

03

即將爆發?情況到底有多樂觀?

氫燃料汽車之所以被各國政府以及各大廠商念念不忘,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的確有著很多理論上的優點:只排放水、補能速度快、續航里程高等等。

豐田、本田、日產等車企多年前把氫能源汽車作為新能源的突破方向,原因就在于此。

事實上,跟電動汽車一樣,氫能源汽車也不是什么高深的技術理念。

以氫氣混合氧氣的構想,早在內燃機發展的早期就有人在樣車上實現過。

現在的問題是,一種技術能不能推廣,不能僅僅從技術本身去考慮。

首先,是資金和產業規模的問題。

目前,全球氫能源汽車的主要推動者是日韓兩國,但以這兩個國家的經濟體量和汽車產業規模,在中國、美國、歐洲把電動汽車當成新能源汽車主流的情況下,它們沒有能力支撐起一種足以與電動汽車相抗衡的技術路線。

除此之外,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就需要大量建設加氫站之類的基礎設施。

但目前,電動汽車已經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試想一下,那些寸土寸金的大中城市,有能力在充電站之外再建設一套加氫站系統嗎?

與此同時,氫燃料汽車自身也存在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制氫成本、氫氣轉運儲存、氫燃料電池安全性等等都還沒有解決。

各國政府在氫能源汽車方面的投入也遠遠低于電動汽車。

沒有資金投入,就沒有產業規模,沒有產業規模,就沒法推動技術進步,沒有技術進步,就很難吸引資金投入,這其實是個冷循環。

更重要的是,氫能源只是眾多新能源的一種,但電卻不是。

電力的生成方式可以是傳統的煤電,也可以是風電、水電、太陽能發電、核電等等,電動汽車直接接觸的其實是電網,什么形式的新能源電力都可以利用,它本質上是開放式的,而氫燃料電池本質上是封閉式的,這幾乎注定了它們在體量上的天差地別。

可以這么說,在可預見的范圍之內,氫能源汽車不太可能大規模推廣,它更適合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儲備梯隊,或還處于純電汽車10年前的發展階段。

換句話說,氫能源值得關注,也許會是新能源賽道的第二增長曲線,值得持續進行技術研發,但所謂商業應用“爆發”還言之過早。

結束語

以中國對“飽和式科研”的癡迷程度,不會放棄在氫能源方面的技術攻關,但電動車仍將是未來汽車領域的絕對主流,這個方向不會改變。至于日本和韓國車企想要通過氫燃料汽車這種“未來汽車形態”來蓋過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優勢,這個可以基本很難實現。

氫能源也許會是新能源賽道的第二增長曲線。

 

閱讀上文 >> “瞄準”燃料電池碳紙
閱讀下文 >> 博萊克威奇強調氫能作為可持續替代燃料在交通運輸中的用途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fangdj.com/shichangfenxi/show-648.html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市場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市| 沙田区| 安福县| 永安市| 东阳市| 连平县| 陈巴尔虎旗| 延长县| 利辛县| 梁平县| 长岭县| 邯郸市| 轮台县| 安岳县| 崇明县| 洛阳市| 奎屯市| 普洱| 磐石市| 蕲春县| 永顺县| 华亭县| 曲麻莱县| 芒康县| 高雄县| 故城县| 甘肃省| 大名县| 江津市| 定州市| 威海市| 环江| 许昌市| 普定县| 宜都市| 乌什县| 安塞县| 德钦县| 吉林市| 青龙|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