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濱海區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現場,數個印有“空氣產品公司”的PG氫氣鋼瓶充裝站引人注目。該項目已于今年1月試生產,目前,產量每小時2490標準立方,主要生產高純電子級別、燃料級別氫氣以及液氮、液氧、液氬、液體二氧化碳等工業氣體。

該項目一期總投資2.6億元,建設3條天然氣裂解制氫裝置及配套設施,年綜合產能1.7萬噸。產品一方面應用于工業領域的99.999%高純氫,包括高端化工、醫藥化工、電子光纖、粉末冶金等高端用氫的工業領域,另一方面還供給濰坊市及周邊區域的能源領域,用于包括公交、環衛、重卡、輕卡等氫燃料電池車輛上。
“我們項目將著力提供氫氣加注服務,形成氫能產業鏈供給端的制、儲、運、加一條龍服務。”空氣化工產品(濰坊)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海成說。

為做大做強氫能產業規模,濱海區成立氫能產業發展工作專班,每年度制定氫能發展工作要點,在推進項目建設中,立足優勢,破題解題,下大氣力讓項目從紙上“概念圖”“規劃圖”變成“施工圖”“實景圖”。全區建立政企聯席會議制度,完善要素保障、問題解決、調度督導等10多條措施;建立項目臺賬,實行月調度、月分析、月通報,全力推進項目開工建設。截至目前,濰坊石大昌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氫氣提純及充裝項目已進入調試生產階段,每小時生產2000標準立方氫氣。山東海化氯堿樹脂有限公司年產2130噸的燃料氫氣項目已于今年3月份投產,日可生產氫氣72000標準立方。

濱海區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戰略機遇,主動融入“氫能示范城市”片區建設。截至目前,濱海區實現氫能領域投入近3億元,2022年在氫能技術研發領域投入2億元,氫能生產企業實現稅收收入近1億元。隨著項目的投產建設及綠色港口、“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的推廣,“十四五”期間,濱海區將聚力打造成為濰坊北部的氫能產業聚集區和示范區。
“我們逐步培育成長型氫能企業,開展上下游鏈條互動,搶抓魯北鹽堿灘涂基地光伏開發建設契機,延鏈補鏈強鏈,加快形成產業引領、項目帶動、企業支撐、平臺驅動的產業發展格局。”濱海區黨工委委員、經濟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強說。
記者|袁明國